动物科技学院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https://dky.zhku.edu.cn/
学院简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学校建校之初最早设立的桑蚕专业,培养了以曾溢滔院士为代表的杰出人才。1951年学校设立畜牧兽医专业并发展为全国重点专业,2015年成立动物科技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行业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学院形成了包括本科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在校本科生1019人,研究生255人。
4个本科专业
· 动物科学
· 动物医学
· 水产养殖学
· 水生动物医学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畜牧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兽医、渔业发展、畜牧
学院先后被评为
· 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 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 基层团建创新奖
· 学生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 五四红旗团委
· 广东省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小分队
· 广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 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 先进党支部
· 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专项行动建设单位
· “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现有教职工69人
专任教师53人
教授11人
副教授23人
硕导43名
拥有一批优秀师资:
·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
· “丁颖科技奖”获得者
·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 “仲恺领军学者”
· 广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 “珠江科技新星”
·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 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学科及科研平台
学院重视学科和平台建设,拥有多个平台。
· 畜牧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强特色学科、校级A类重点学科
· 兽医学为校级A类重点学科
· 水禽健康养殖科技创新团队为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 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省水环境与水产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 广东省水禽科技创新中心
· 广东高校水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州市水产病害与水禽养殖重点实验室”等
科研成果
学院承担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广东省公益研究能力建设重点项目,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项目等科研项目。近五年,学院业绩如下:
· 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24项
· 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多项
· 省部级项目66项
· 横向项目156项
· 获得科技成果奖17项
· 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106项
· 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4项
· 全院教职工发表科研论文637篇,其中SCI、EI等三大索引收录343篇
· 出版专著17部
人才培养
经多年的努力和沉淀,学院形成了以水禽、水产、鸽子为特色和优势,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办学特色,拥有较为优越的教学条件、科研平台、教学团队和研究团队。学院秉承首任校长何香凝“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办学宗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与多家著名研究所、农牧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校企(所)协同育人模式。自2017年率先在学校全面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动物科技学院深度实践育人品牌。首先在校内进行3~4年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创新创业思维的引导和实践培育,然后在大四(五)的最后一年进入企业或科研院所,对学生因材施教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为行业和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就业深造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通过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为用人单位和学院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毕业生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突出,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注重早期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考研,近3年约30%的毕业生成功考上研究生,深造院校包括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名校。
多彩校园
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以思政第一课、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党史知识竞赛、动物科技文化节、K歌大赛、毕业晚会、阳光晨跑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以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华南兽医杯”临床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挑战杯、互联网+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中更积极努力地成长成才。
专业介绍
动物科学
校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畜牧业现代化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社会责任感,有崇高理想信念,有优良道德修养,能在畜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工作,适应新时代国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猪生产学、家禽生产学、水禽生产学、鸽生产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 、课程综合大实验 、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技能训练。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从事畜禽养殖、动物饲料和动保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等,以及畜牧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企业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动物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和畜牧兽医行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动物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动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动物疾病的诊疗、预防控制、检验检疫,生物制品、兽用化学药品等的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检疫,兽医公共卫生管理与监督,以及经深造后能从事相关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内实验、综合性大实验、专业技能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从事动物疾病的诊疗、预防和控制、检验检疫,兽医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检疫,小动物临床诊疗及相关行业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学制:5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水产养殖学
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三农情怀,掌握水生经济动、植物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水生动植物增养殖的研究、开发、应用及经营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鱼类学、鱼类生理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增养殖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毕业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论文。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从事水产动物增养殖、水产饲料和动保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水产品加工与卫生检验检疫等工作,及相关行业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水生动物医学
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海洋强国和现代渔业发展战略,毕业生具备在水产行业中独立进行水产动物的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工作能力,同时有实力在水生动物检疫部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等单位承担水生动物疫病的监测、检疫以及科研等重任,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组织胚胎学、鱼类生理学、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水生动物病理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渔药与药理学、水生动物传染病学、水生动物寄生虫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 、课程综合大实验 、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技能训练。
就业去向:就业去向多元,可在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水产动物病害防控、动保产品研发、卫生检验检疫、水产养殖及水产品安全领域的科研、技术服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